江西全南:“如我+”为教育“加码”
构建校园食堂管理机制,家长满意度达98.5%;优化教育业务经办流程,群众办事时长缩短30%;规划校园交通行驶路线,惠及群众2.5万人……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江西省全南县落实教育民生实事,书写“教育答卷”的生动图景。
今年以来,全南县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开展“如我+”换位体验行动,精准对接群众教育需求,着力解决教育突出问题,不断加大教育投入,提升办学条件,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根深:厚植沃土,夯实育人基础
“这份助学贷款流程指引图实在太管用了,还有专人现场指导填写材料,让我们少跑腿,避免了多走弯路。”日前,家长张红春在全南县教育体育局资助中心完成助学贷款申请后,为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点赞。
这是全南县教育体育局在“如我+”行动中,换位体验、精准纾困的生动缩影。为破解教育服务中的难点、堵点,全南县打破家长、教师、学校之间的沟通壁垒,组织工作人员化身办事群众,亲历流程阻塞点,管理者深入一线,感知资源短缺处,通过“减材料、减环节、减时限、减跑动、优服务”组合拳,提高服务效率,让教育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。截至目前,该县教育体育局开展“如我+”体验行动50余次,梳理整改问题12个。
为筑牢育人根基,全南县常态化开展“课堂教学大比武”“送教下乡”等系列活动,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、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,精准落实学生补助资助政策,全面覆盖脱贫户、低保家庭、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学生家庭,保障困难学生教育权益,护航学生成长。今年以来,该县共资助困难家庭学生2426名,发放春季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7.36万元,非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71.72万元。
叶茂:赋能增智,激活多维教育
“在‘如我+’行动中,我们老师化身为学生,去体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。”全南县实验小学教师易欢说,当和学生并排坐在教室,以同样视角望向讲台,才体会到后排学生偶尔的分神,这促使她更注意教学设计与板书清晰度。
这份“向下俯身”的体验,催生了校园的蓬勃生机。全南县聚焦研训提质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培训校(园)长及教师2500多人次,参加市级探讨会及竞赛培训活动200余人,组织开展教学视导6次、送教送培活动14科次、举行说新教材比赛等县级教学竞赛14科次,以教学竞赛激发人才活力,营造学优争先氛围,倒逼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档升级。
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全南县以“如我+”为支点撬动多维教育空间,积极探索开展“1+N”模式课后服务,开设音乐、非遗、劳动、科学等兴趣社团,组织专业人员开团辅导,并融入攀岩特色教学,加强校园攀岩场地建设,落实“攀岩运动进校园”工程,精心打造全南中学、全南县第二中学、全南燕园实验中学、全南县第三小学等学校攀岩训练基地,满足学生个性化、多样化成长需求。
果硕:枝叶关情,惠泽千家万户
傍晚时分,全南县第二中学操场上热闹非凡,“以前晚上想跑步只能去马路边,不安全也不方便,现在学校操场开放,真是办了件大实事!”谈起公办学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的新政策,市民谭敏竖起了大拇指。
校门向社会敞开的背后,是全南县将“如我+”行动延伸至全民健身领域。该县深入践行“如我+”为民服务行动,切实解决群众“健身去哪儿”的实际需求,有序向社会开放7所具备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馆,涵盖田径场、篮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地,盘活现有体育场地资源,为居民提供“家门口”专业运动场地,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事业协同发展,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。
民有所呼,政有所应。全南县聚焦学校食堂膳食,创新膳食经费“专账统管”模式,设立膳食经费专用账户,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,通过“制度+公开”一体监管模式,有效保障3.2万名师生饮食安全与资金效益。同时,该县实施校园安全升级工程,科学规划车辆专用通道,通过设置隔离护栏、优化通行路线等措施,实现人车完全分流,不仅为孩子们铺就一条“安全路”,也为家长们接送孩子打造了一条“畅通路”,托举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。(钟花、廖莹君供图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