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强国实践团在宣威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
7月15日至22日,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强国实践团走进云南宣威,在复兴街道、稻田冲等地开展了以“绿色交通,红色交通,智慧交通,未来交通”为主题的教学与调研实践活动。
交通·启智润心
绿安筑基,童心同行:在“交小安”、“绿色交通”等主题课程中,伴随着手势舞教学的旋律,成员们介绍了各类绿色出行方式,开展了交通标志手工DIY、交通工具积木拼插等活动,安全绿色的交通观念在春风化雨中住进了孩子们的心田。
(图一:我是交通指挥员)
(图二:交通工具积木拼插)
红路薪传,乡兴筑梦:团队开展了红色交通故事会,讲述了长征行军途中军民协作修路搭桥的事迹、乡村振兴战略,以及交通设施修建助力当地老百姓奔小康的经验,让孩子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当地交通中的红色文化。
智启未来,通途擘画:成员们还在与高铁有关的科学小实验中普及了交通知识。用普通的乒乓球、吸管和小木棍,直观呈现了高铁与桥梁的科学原理,也引导了孩子们对未来交通的畅想。
(图三:小小桥梁工程师)
交通·兴业富乡
实践团还以宣威火腿为主题开展实地调研活动,走访稻田冲火腿产业园,考察其原料仓库、生产线与物流中心。团队成员与负责人就道路改善后,销售渠道是否拓宽、与企业的合作是否便利以及村民生产分工角色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,从而深入了解这一行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、居民生活改善以至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。
(实践团参观火腿生产基地)
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为探访“村村通”道路工程对当地生活质量、产业形态做出了哪些改变,组员们还走访了小营村,就这些问题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在采访中,小营村村民提到,这里曾经只有狭窄泥泞的土路,“晴时一身土,雨时两脚泥”。随着土路被修整为整洁宽敞的柏油路,村民们外出做买卖、孩子们上学也更加方便了。在对党中央“乡村振兴”战略的响应下,这一条条新建的道路,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致富路、希望路。村民们感慨道:“路好了,我们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!”
(道路改善前后对比)
交通·铸魂砺行
活动的最后一天,实践团来到虎头山烈士陵园进行理论学习,探寻红色足迹。青松静立,清风徐来。一片肃穆中,组员们缅怀先烈,红色精神也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灵。
百年峥嵘,先烈以热血铸就共和基业;今朝盛世,人民于党之坚强领导下奋进伟大征程。未来征途,吾辈当赓续红色基因,永葆初心,中流击水;于复兴伟业中继往开来,谱写时代璀璨华章。(青春宣威 供稿)